總統府的司改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上週五(1月10日)進行第二次籌備會議,會後紀錄已經公布在網站,以下整理自網站內容。
進行方式
根據工作計畫草案,司法國是會議共分為三個階段:意見徵集、分組會議、總結會議。
- 意見徵集:對外徵集已經在去年底截止,目前正在歸納準備所徵集的意見1。
- 分組會議:從2月20日起到5月21日,共13週的時間,會分成五個分組,原則兩週舉行一次會議2,每組15人出席者,成員中的非法律人過半。
- 總結會議:今年六月底會召開兩天的總結會議,由各分組報告「共識」與「無法達成共識」部分。結束後一個月內,公布成果報告。
分組會議
五大議題分組:
- 信賴
- 效率
- 友善
- 安全
- 人權
分組成員的產生
- 每組包括3-4位籌備委員,以及15位出席者,出席者來源:
- 法律人7位:包括法官、檢察官跟律師各兩位,一半票選、一半由籌備委員推薦;法律學者1位,由籌備委員推薦。
- 非法律人8位,包括非法律學者3位、民間團體人士3位、積極建言者2位,均由籌備委員推薦。
- 出席者產生時間:
- 票選委員:由司法院、法務部、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進行票選法官、檢察官及律師代表。
- 籌備委員在2月1日前提供推薦名單,至於如何決定推薦名單,從會後記錄並無法得知3。
- 現有議題,請參見https://justice.president.gov.tw/issues/ ↩
- 會議時程參見: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0B_DR26Yr5frKc3dvS09jbUZkOHc/view ↩
- 會議紀錄提及應注意性別比例。 ↩